第44章 老奴在呢(1 / 2)
被芩安这样一说,李孔倒是不好意思推脱了,他轻轻点了点头,眼角泛红。
芩少府果然是他的知音,知音啊!
多久了……
终于有人看到他墨家的子弟了。
终于有人看到他墨家子弟的贡献了。
人人只见高台之上,儒法两家侃侃而谈、指点江山的飒爽英姿,可谁又见得他们这群默默站在底层造武器的墨家弟子。
一直以来,他们在朝堂上插不上半句话。他们就像阳光下的影子,存在,却一直不被人所重视。
如今,终于有人看见他们的付出了。
李孔老泪纵横,泪眼婆娑地看向芩安。
“先生——您这是怎么了?”
李孔微红的眼眶将芩安吓了一跳,她默默往后退了一步,轻声问道。
“下官无事。只是今日芩少府的话让下官感慨万千,下官还以为我墨家弟子,从未让陛下看见。”
“怎么会呢。先生多虑了。若是陛下不看重墨家,那怎么会开设墨学这门课。”
墨家这群人放到后世最少也算得上是个高级技工,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。
芩安将李孔好好安抚了一番,又帮他将教材的顺序调整好。
…………
很快,姜和那边的字典排版也排好了。
墨家工坊内,姜和看着小工们调好松脂,小心翼翼地倒在字模上,等待冷却。
姜和屏住呼吸,等待着奇迹的发生。
虽然早就听李孔说过这印刷术的厉害,可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印刷的过程。
听说,这字模组合一次便可以印成千上万次。
这放在以前,有人跟他说这番话,他定会怒骂那人是个傻子:骗谁呢!怎么可能!
可现在,他心中除了期待还是期待。
一股莫名的信念在他的脑海中涌动,他总感觉,芩安有一股莫名让人信服的劲。
听说,这部叫字典的书,有数万个字。
如果用以前的方法来算,将字抄写或者篆刻在竹简上,不但费时费工,还要花费大量的竹简,平常人家很难承担得起这笔费用。
可是用纸来印刷,只需五天便能印出近百部字典,而且还不会有错字。
想到这,姜和的心脏怦怦跳个不停,他双手紧握,目光炯炯地盯着正在慢慢凝固的松脂。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松脂渐渐凝固成型。
小工上前,轻轻摸了摸字模,发现每个字模粘合得整整齐齐。
随即,拿起刷子,蘸了蘸调好的油黑色的油墨,快速将油墨刷在模板上。
旁边的另外一个小工手疾眼快,将一张泛黄的宣纸平铺到模板上,拿起压板轻轻一压,轻轻掀起宣纸。
一张印着整齐字迹的纸呈现在众人眼前。
奇迹!
奇迹!
姜和站起来惊呼。
他颤着手,轻轻接过小工手上的宣纸。
此时,油墨还未干透,姜和只能捏着宣纸的一角,细细端详着眼前的印满了文字的宣纸。
他嘴巴微微张开,身子不停地颤抖,眼眶泛红。
看到姜和这副模样,一旁的小工似乎有些担忧,轻轻拍了拍他的肩。
谁知,姜和竟一把跪坐在地,嚎啕大哭起来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