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章 讨教(1 / 2)
【情感加科学,趋于无敌。】
助力静静、灵儿和小天的成长改变,虽波折,但通过不断尝试、完善计划,总归是有来有往有回应。可在面对孤独症儿童时,田义却只能用“心有余而力不足”来概括,这也是他对星星进行第二次家访时,跟唐淇说的原话。
“田老师辛苦了,开学不到一个月,对每个家庭都两轮家访,您这频率,让家庭医生都要自愧不如了。”唐淇笑道,但话里满是感恩与钦佩。
“水平不够,下工夫来凑!”田义讪讪笑笑,谦虚之余,更是无奈。
“你的水平可高了,生擒小天,活摁静静,一招接一招,不知道的,绝对以为你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教师!”
“别取笑我,还老教师呢!谁这么想,一定是他们没看到我第一周的崩溃样!”
“从崩溃到振作,你才用了两天时间,而后一直热情满满到现在,你简直是天生的教育家!”
“打住!这高帽再戴下去,我脖子要断了!讲真,今天看到星星,我还是很欣慰的。我能跟他以画交流,可是另外两个孤独症孩子,我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,没有更好的办法。唐淇,你既是医生,又是孤独症孩子的妈妈,我真心地请求你帮帮我!”
说着,田义还拱手作揖,那模样,根本不像是上门家访的老师,更像是上门求教的学生。
唐淇赶紧摆手,然后虚扶起田义,急忙道:“使不得这大礼!论关系,你是星星老师,是同事,我理应配合,论情谊,咱俩同期入职,是缘分,我一定知无不言。星星的事,我们后面再谈,不管怎样,如你所说,好歹因为画画,他对你是有些许敞开心扉的,因此,让你头疼的孤独症孩子,是指小木和飞飞吧?”
“没错,那俩孩子,油盐不进,也摸索不出特别的喜好,就算是有,比如小木喜欢挑食、喜欢自己的小马桶,也是那种不能长期骄纵的喜好。无法交流、没有回应,又不能放任不管,这种情况下,我当真是束手无策。”
接着,田义又讲了一些关于小木和飞飞的细节性事情,唐淇一边听,一边琢磨,结合她从学生健康档案资料上了解的内容,以及对孤独症的研究,她给了田义两点意见。
第一,孤独症从根上很难治疗,但是对症治疗,往往见效较快。比如,抓住他们通常都会表现出的刻板行为,是最容易上手的,或利用,就像利用星星的刻板行为进行绘画练习;或改善,比如小木的挑食、固定马桶如厕等行为,就是需要调整的。
第二,极端行为,讲求一事一议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只有找准原因,摸清刺激点,才能有效规避或合理改善。比如飞飞撕裙子这一行为,为什么不是每天撕扯、不是每条裙子都撕扯?偏偏就是某条或者某些时候才会做?这背后是什么原因是先前没注意到的?也许,只有找到根本原因,才能真正解决。
↑返回顶部↑